•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吉尔吉斯斯坦政局持续动荡 短时间内难平息

发布时间:2021-06-30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王向东):吉尔吉斯斯坦7号爆发的大规模骚乱目前仍没有平息的迹象。目前有消息称,吉总统巴基耶夫在8号已经辞职,但这一消息尚未得到吉官方的确认。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吉议会已遭解散,国内政局混乱局面将很难在短时间内结束。那么,此次政局突变根源何在?吉尔吉斯斯坦政局将走向何处?吉国内舆论对此次事件态度如何?详细情况我们来连线国际在线驻中亚记者王向东。

  主持人:首先请你介绍一下吉尔吉斯斯坦局势的最新情况?吉总统巴基耶夫现在处境如何?

  记者:好的。最新的情况是,据俄罗斯费尔干纳通讯社8号的报道,吉总统巴基耶夫已经辞职,吉议会也已宣布解散。但目前还不能确认这一情况是否属实,因为透露总统巴基耶夫辞职消息的是吉尔吉斯斯坦贾拉拉巴德州的州长,但随后反对派又说巴基耶夫不同意辞职。现在还没有看到巴基耶夫本人的辞职声明。

  8号,反对派示威者占领了议会大楼和总统府,吉总统巴基耶夫也已经乘飞机前往南方,吉尔吉斯斯坦反对派组建的“人民信任政府”负责人奥通巴耶娃8号在首都比什凯克宣布,以她为总理的临时政府宣布成立。

  在示威者与警方发生的冲突中,出现大量的人员伤亡。据吉卫生部的最新统计,截止目前,至少有60多人丧生,400多人受伤。但是吉反对派通过占领的国家电视台称,至少有100人在冲突中丧生。另据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王开文8号证实,目前没有中国人在比什凯克骚乱中伤亡的消息,但部分中国商人财产遭受损失,一些店铺遭抢劫甚至焚烧。

  主持人:吉国内舆论是怎么解读这次事件的呢?

  记者:对于目前吉国内政局的突变,此间舆论持有不同的解读。有媒体报道称,这一事件的直接导火索是反对派领导人舍尔尼亚佐夫被警方拘留,从而引起反对派支持者的不满。但也有人认为,外国在吉驻军是导致吉国内局势动荡不稳的根源,并多次要求关闭外国在吉的军事基地。还有媒体指出,吉国内的腐败问题引起越来越强烈的不满情绪,这是吉反对派得以组织大规模示威活动的土壤。独联体国家研究院副院长扎里辛断定,骚乱是反对派与政府矛盾激化的一个令人担忧的严重信号。与反对派的冲突的起因中有政府施政不当的因素,这也是为政者需要警醒的问题。还有舆论认为,吉这次大规模示威活动,是反对派有组织、有计划的事先预谋好的,而且其背后有国际背景,并暗指俄罗斯同此次骚乱有牵连。

  主持人:吉国内局势从6号起开始动荡,7号发生大规模骚乱,到8号便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应该说,大规模的骚乱成为了吉政局发生重大变化的导火索。那么,目前看来,突然发生这次骚乱的原因是什么?

  记者:这次骚乱的原因,应该说,根本原因是吉各政治势力间的深层次矛盾激化所致。在2005年吉尔吉斯斯坦“颜色革命”后上台的巴基耶夫政权,并没有很好地解决经济和民生问题,政府中贪污腐败、任人唯亲现象严重,民众不满情绪滋长。去年年底,吉政府决定将电费和供暖费提高一倍,水费也大幅提价,引发民众极大不满。今年3月10号,纳伦州爆发了大规模群众集会,要求政府取消提价和将一些大型企业私有化的决定。反对派还召开大会,宣布将在全国各地举行集会,要求政府推行经济和政治改革。但这些诉求并没有得到当局的应有重视和回应,从而使深层次的矛盾像火山喷发那样全面爆发出来。

  此外,此次骚乱背后也不乏大国的影子。近来吉与西方关系不断升温。去年12月3号法国宣布将在比什凯克设立大使馆。今年2月10号,欧盟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馆开馆。美国前不久决定拨款550万美元,为吉建立反恐训练中心。吉与西方关系升温引发了反对派不满。这次反对派提出的其中一个诉求就是美国撤出在玛纳斯的军事基地。而吉官方也曾对俄罗斯媒体在报道吉骚乱事件时的偏袒立场表示不满,并怀疑俄方介入了示威活动。对此,俄罗斯总理普京7号当天驳斥了有关吉骚乱事件与俄有关的报道,他说,不管是俄罗斯,他本人,还是俄官方人员,都和吉国内的事件无关。

  主持人:吉国内局势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国际社会迅速作出了表态。你认为局势将会如何发展?

  记者:吉尔吉斯斯坦国内专家认为,这是一次有组织、有预谋的行动,反对派领导人被捕只是导火索。该国2005年爆发“3?24”事件后,反对派与当权者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一直没有彻底化解。此外,该国国内其他矛盾也很深。一是南北和部族之间的矛盾以及一些利益纷争一直未断,另外就是该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多数民众生活很差,而且贫富差距巨大。这都是促使矛盾最终爆发的催化剂。最终结局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吉尔吉斯斯坦政局持续动荡 短时间内难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