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在平台聚合生态链上

发布时间:2019-06-28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2018年,平安集团启动了面向“村官”“村医”和“村教”三个方向的“三村建设工程”扶贫规划。全程的帮扶链条以“扶智”为切入点、产业帮扶为纽带,发挥金融企业优势,有效增强了贫困农户融资和抗风险能力,与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高度协同,共同促进贫困地区恢复造血功能。

  自2005年以来,平安普惠一直是国内最重要的普惠金融机构之一,专注解决个人和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探索出了以金融科技为基础的“开放式聚合借贷服务平台”模式,尤其是面对普惠金融人群差异化、分散化、非标化的复杂需求时更加有效。在平台聚合生态链上,可以根据各主体的比较优势和资源,建立标准化的服务体系,根据不同的普惠金融人群独特的借贷需求,去匹配各个业务环节上相对应的优势服务方。

  多方聚力帮扶小微企业

  社科院发布的《中国“三农”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2017)》显示,我国“三农”金融缺口超过3万亿元。目前,农村只有27%的农户能从正规渠道获得贷款,40%以上有金融需求的农户难以获得贷款,当前“三农”信贷依然供给不足。

  作为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的实践者,平安普惠始终秉承普惠金融精神,结合自身优势打造独特的风控机制以及完整的风控闭环,将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深度结合,探索出开放式聚合借贷服务平台模式,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三农”人群的信贷难题。

  在集团“三村工程”思想指导下,平安普惠先后通过和上海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简称“妇基会”)等合作,发放免息贷款,帮助农村创业群体。其中妇基会两项在重庆丰都县、永川区落地的项目资金,便通过支持经济作物元宝枫种植产业、茶香鸡养殖产业,为重庆两地数百户贫困户、众多留守妇女创业增收,预计每年每户增收1.4-3万元,既解决了乡村“空心化”问题,又促进了贫困农民稳定脱贫增收。

  “聚合模式”提高了整体业务在获客、风控、资金、贷后等各个环节的运行效率,同时将风险分散,引入低成本资金,实现运营成本、风险成本和资金成本的“三降”,使业务在稳健运营的前提下形成规模效应,并进一步摊薄单位成本,使可持续的普惠金融商业模式成为可能。

  而一味“输血”无法全面盘活农村经济,农村金融服务还需要建立起更符合商业发展逻辑的造血机制。对此,平安普惠聚合外部合作伙伴和平安集团各方力量,创新性地打造从前期金融帮扶、农户农创能力培养到农创产品品牌塑造的乡村扶贫闭环体系。

  业内人士表示,一直以来,普惠金融的资金端、资产端以及各类服务机构,虽然各有优势,但在某些环节都或多或少存在短板。因此,在面向需求复杂、金融能力较弱的普惠金融人群的时候,仅靠“单打独斗”都很难获得很好的效果。在这个维度上,借贷开放平台被视为破解普惠借贷发展瓶颈的一剂良药。

  “聚合模式”下的协同效应,有效提高了各方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和效率,实现了运营成本、风险成本和资金成本的“三降”,使业务在稳健运营的前提下形成规模效应,进一步摊薄了单位成本,促使信贷服务逐步实现从“普”到“惠”的裂变,有助于为传统金融机构这个“主动脉”和末端的小微企业之间打造有效的“毛细血管”体系。同时,在开放式聚合平台上,全产业链共享优势实现了小微金融的降本增效,推动了业务规模的稳健增长。

  全程帮扶构建扶贫闭环

  在传统的借贷业务中,金融机构通常独立完成从贷前申请到贷后管理的全部业务环节,这种“单打独斗”的发展模式也被移植到普惠信贷领域。但是,小微企业具有金融需求多元、地域分布广泛且分散、风险复杂且识别成本高、金融素养和互联网接受及运用程度参差不齐等特点,单一金融机构在普惠信贷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获客渠道单薄、自有数据风控效果不理想、风险过于集中、资金供给受限等局限性,从而出现影响规模成长等诸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聚合模式”成为破解行业难题的有效路径。

  据了解,目前,平安普惠已经服务了超过1000万以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及自营自雇人士为主的普惠金融人群。其业务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三线以下城市触达率达90%以上。借助自身科技和金融优势,平安普惠实现了对小微企业更深层次的扶持。

  在普惠金融的市场格局中,商业银行或政府金融仍然是信贷市场中的主力军,非银行机构则是信贷市场的补充,前者拥有广泛的网点优势和地区经验,后者源于初始互联网技术优势积累,具备大数据消费场景,通过多方合作可以支撑起层次多维的服务网络,弥补传统模式单一、服务渠道覆盖不充分或不均匀的局限,优化供给体制,提高服务渗透率。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在平台聚合生态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