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全球仅三人!苏州十中毕业生获大奖

发布时间:2021-03-25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他是从事癌症科研的青年科学家,夺得24万美元的研究基金

本报记者 袁艺 实习生 黄紫瑜

备受生物科研界瞩目的“2020年达蒙·鲁尼恩量化生物学博士后世界杰出青年科学家”评选结果于近日揭晓,全球仅有三位杰出青年科学家获此殊荣,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2008届毕业生朱天怡名列其中。他以最高分获评委全票通过,得到美国达蒙·鲁尼恩基金会捐赠的24万美元研究基金。1947年,达蒙·鲁尼恩基金会为研究癌症而设立此基金,资助过全球3700余位杰出青年科学家。

朱天怡本科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化学专业,2020年初获得裘搓博士后研究基金进入美国斯隆凯特林癌症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工作至今。昨天,朱天怡在苏州十中的官微写道:“一个人在事业上的幸福感等于E、G、G这三项的乘积,即兴趣(enjoy)、擅长什么(good at)以及对社会的贡献(good to the society)。”

  朱天怡近影。苏州十中供图

朱天怡近影。苏州十中供图

找到发自内心的兴趣,才能把事情做到极致

“在能力之外必须有发自内心的兴趣,才能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朱天怡回忆道。中学时,他的在校成绩并不算最好,但他喜欢看各种科普杂志,爱好天文,经常和几个同学扛着简陋的望远镜去郊外做观测。每次物理课后,他喜欢“围堵”物理老师问各种关于光速和黑洞的问题。朱天怡还曾经琢磨着做个火箭模型。虽然最后出于安全考量,这个计划并没有付诸实践,但他觉得自己在此过程中学到很多知识。

除了保持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之外,朱天怡在高一时痴迷古典音乐,并且萌生了学钢琴的念头,于是经常在音乐课课后或是午饭之余借钥匙“溜进”学校琴房练琴。他认为,这帮他学会了欣赏美,在一天高强度的科研工作后,弹琴能让他的大脑彻底放松下来。朱天怡说,正是中学时找到的兴趣成就了他,帮助他在科研的道路上长期保持乐观和热情。

能够帮助他人的工作比个人业绩更有幸福感

2020年初,朱天怡放弃了美国哈佛大学的博士后入职机会,转而加入了斯隆凯特林癌症研究中心。该中心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私立癌症中心。其历史上出过十多位美国科学院院士和诺贝尔奖得主,肿瘤学科在美国排名数一数二。在博士后工作的第一年里,朱天怡提出了运用统计模型去分析细胞类型是如何在空间分布上构成肿瘤的微环境并且影响癌细胞生长的算法。通过激烈的角逐,该算法得到了达蒙·鲁尼恩量化生物学评审委员会的评审最高分。朱天怡从而成为今年达蒙·鲁尼恩基金的获得者之一。

“一个人如果想得到更多的幸福感,需要从事更多能帮助到他人的工作,而不只是满足于单纯的个人成绩。”朱天怡说。他希望未来他本人以及更多生物学家能通过他构建的这套算法,揭开更多癌症的生长转移以及耐药机理,从而为新一代药物开发打下基础。

建议高中学弟学妹重点培养两种能力

“高考不是终点而应是起点,高中学习是为这个新起点做准备。”朱天怡说。因此,他给学弟学妹们分享了一些学习和生活的建议。

他认为有两种能力要在高中阶段重点培养,首先是逻辑思考能力。“比起做更多数理化难题,同学们其实可以侧重读一些科技史,了解重大科学发现背后的故事,知道现代科学方法论是如何产生的。”他说,掌握科学方法和逻辑思考的能力都能帮助人们过滤海量信息并判断每一条信息的价值,从而做出正确的决定。其次是写作和表达能力。朱天怡拿自己举例,在做科研工作时,不管是写论文还是做演讲,都需要优秀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全球仅三人!苏州十中毕业生获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