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北京:小小“办不成事”窗口承载为民服务初心

发布时间:2021-04-16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世昕 见习记者 许子威)北京市东城区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近期开设了一个新窗口,专管“办不成的事”。窗口的牌子立起来后,有一些百姓或机构在那个小小的窗口解决了自己的大问题。小到百姓办理退休手续遇到的坎儿,大到一项政策出台后,相关部门对接不顺畅带来的政策盲区……百姓办不成的事,成为服务型政府要努力的方向。

    家住北京东城区的耿长江老人看到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办不成事”的牌子很感兴趣,他看到街道承诺的群众服务职能中有一项就是职业介绍,自家闺女待业有些日子了,能不能在“办不成事”的窗口问问。

    这一问,窗口工作人员还真给办了。工作人员几次和老耿的女儿小耿沟通后,为她找了一份街道统计所的工作,如今工作了几个月,双方都很满意。

    “本来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没想到真办成了!”耿长江的心终于踏实了。“办不成事”窗口虽小,承载的却是政务服务人员为民“办实事、解难事”的初心和使命。

    北京市东城区政务服务局审改体系科陈晨说,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消息 ,这几年,他所在的这个部门就是专门优化群众的办事流程,推进相关职能部门简政放权。设立“办不成事”窗口,既是北京市的统一安排,又是各区针对辖区内的实际,进一步服务百姓的举措。

    陈晨说,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权力和责任下放到基层,给办事群众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逐渐凸显出信息不统一、部门协调不畅等问题。作为政府和群众的连心桥,“办不成事”窗口通过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形成合力,一起为群众解决“办不成的事”。

    “有些市民办不成的事,实际上是卡在系统的流程机制上”。陈晨举例说,近日东城区退养人员张惠珍家属找到“办不成事”窗口,反映遇到了“药费二次报销”的麻烦事。

    经了解,张惠珍老人申请二次报销的住院票据日期为2020年12月9日至2021年1月5日,由于医保报销系统限制,此费用只能全部按照2021年费用进行报销。家属向工作人员抱怨说“老人住院花费多,2020年没报满,现在要占用2021年的额度,经济压力太大”。

    考虑到居民的实际问题,“办不成事”立即启动专班小组,联系医保报销部门、系统报销信息公司,经过多次沟通协商,在多方力量的协同之下,成功为张惠珍老人报销了六千余元的医药费用。

    “本级层面解决不了的问题,决不会搁置到本级。‘办不成事’窗口从街道到区级再到市级形成联动响应,通过周报汇总的形式定期向上级反馈,再横向疏通各部门,这是首创的响应机制,实际上是帮群众把路给打通了,让群众办事不白跑、不扑空,有地儿找、有人帮。”陈晨说。

    “复印不收费,快递免费,中午不休息,人性化办公,真棒!”北京市东城区政务服务中心的意见簿上留着这样一句评价。翻开意见簿,诸如此类的好评还有很多。

    “为群众办实事,就要最直接地解决群众遇到的切切实实的问题,就要‘对症下药’,这是‘办不成事’窗口的职能,也是我们政务服务人员的初心和使命。”一位在“办不成事”窗口工作的人员说。

    近期,为了提高服务效能,让办事群众满意,东城区各级政务服务中心除了将检查考核、好差评制度等纳入日常工作,还开展“一把手”走流程的工作环节,让领导转变角色亲身体验“办事流程”,既是实地调研摸实情,又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正是这些立足于群众的举措,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想群众之所想,“办不成事”窗口受到了群众的连连称赞。

    “我们不能满足于现在的成绩,只有把践行初心使命与提高服务效能、提高群众满意度结合起来,才能为群众办好事”。东城区政务服务局负责人表示,“未来,政务服务局将继续学史明志、知史力行,让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办实事、解难事’的实际行动。”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北京:小小“办不成事”窗口承载为民服务初心